一台废旧电视绝非 “电子垃圾”,其内部藏着金属、塑料、玻璃等多种可回收物,合理回收能实现从 “废” 到 “宝” 的蜕变,兼具环保、实用与经济多重价值。
废旧电视的可回收物种类明确:金属类有外壳的冷轧钢、散热部件的铝合金,及电路板中占比 15%-20% 的铜,还有银、金等贵金属;塑料类以屏幕边框常用的 ABS、HIPS 塑料为主,耐热且易塑形;玻璃类则包括液晶玻璃与显像管玻璃,成分稳定可重复加工。这些材料是回收利用的核心基础。
回收可回收物首要好处是破解 “电子垃圾” 困局。若随意丢弃,电路板中铅、汞等重金属会污染水土,塑料燃烧释放有毒气体,规范回收可避免 90% 以上有害物质泄漏。同时还能节约资源:1 吨回收铜可省 150 吨铜矿,1 吨回收塑料能减少 7.4 桶原油消耗,液晶玻璃再利用也能降低玻璃生产的能耗与碳排放。
在用途上,这些可回收物能灵活转化。金属类中,冷轧钢、铝合金可重制成汽车零件、建筑钢材;电路板里的铜能提炼成电解铜用于电线,银、金则可用于芯片、医疗设备,1 吨废旧电路板甚至能提炼 300 克黄金。塑料类经处理后,可生产玩具、管材、收纳箱,部分还能用于汽车内饰。玻璃类剥离液晶层后,可熔铸为建筑或光伏玻璃,显像管玻璃也能加工成保温材料的玻璃纤维。
回收可回收物还能创造双重价值。经济上,已形成 “回收 - 拆解 - 再生” 完整产业链,1 台废旧液晶电视可回收物价值约 50-150 元,还带动超 100 万人就业。社会层面,再生塑料比原生塑料便宜 20%-30%,能帮企业降本;公众参与回收也能强化环保意识,为 “双碳” 目标助力。
废旧电视可回收物的利用,是循环经济的生动体现。未来随着回收技术升级,这些 “旧物” 将持续释放价值,为绿色发展添力。